内容详情
2025年06月17日
优势叠加文化赋能 聚力打造网文业界的青睐之城
本文字数:1390
□ 本报记者 孔大勇
中韩(盐城)产业园门户区
在文化强国战略引领下,网络文学以其蓬勃的创作活力、多元的题材探索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,成为新时代大众文艺的重要力量。6月17日至18日,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(2024 年度)暨《2024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》发布活动在我区举行,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网络文学作家、影视编剧、网文平台负责人、媒体代表等齐聚我区,共襄盛会。
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不仅记录着上一年度业界的热门和焦点,更是影视化改编呈现的风向标。该项发布活动2022年在长沙举行,2023年在广州举行,2024年在上海举行,今年落户盐城并在我区举行发布活动,这既是对我区网络文学发展的高度认可,也彰显了我区综合实力和城市影响力的不断提升。
作为中韩(盐城)产业园产城融合核心区,我区拥有四块“国字号”金字招牌,是盐城对外开放主阵地、重大项目集聚地、特色产业新高地。近年来,我区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、稳中有进。
产业发展稳进提质
主动策应全球产业布局新动向,重点发展汽车、晶硅光伏、动力电池和现代服务业,规上工业开票连续3年超千亿,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跻身全国60强。
前瞻布局以智能装备、电子信息、低空经济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,培育多强产业新生态,加快构建以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技术、新模式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悦达起亚三厂智能化生产线
通威太阳能科技盐城基地
天合光能智能车间
改革创新有力有效
全面落实RCEP、中韩FTA政策,积极复制自贸区试点经验,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、居留许可“一站式”办理,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全流程在线闭环办理,持续擦亮“经心办·我来办”政务服务品牌,全区营商环境位居全市第一方阵。
坚持以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原动力,以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为主抓手,搭建“1+6+N”基金体系,持续推动重大项目加快突破。实施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,加快全区创新体系建设,全面提升创新发展水平。
中韩(盐城)产业园为企服务绿色通道
外国人来华服务专区
城市配套功能完善
城东宝龙广场
中韩迎宾苑
加快建设韩风国际文化名城,建成开放东大门国际街区、中韩迎宾苑、中韩文化客厅、韩国社区、新嘉源人才公寓、盐城妇幼保健院、城东宝龙广场等一批功能设施,聚力打造中韩合作城市新地标。
市区最优教育资源托管直办全区中小学,盐城市京师实验学校、盐城外国语学校成为全市民办学校标杆。凤依湖、东方公园、东郊河滨公园等星罗棋布,道路绿化长廊纵横交错,自然风景如诗如画。
文化赋能“出圈出彩”
紧跟时代步伐,创新开展“文化+”新举措,培育壮大文化新业态,着力创塑“盐小勺”文化IP、“东大门”系列文化品牌,全区文化产业营业收入5年翻两番,2024年增幅位居全市第一。
江苏网络文学IP孵化中心在我区正式揭牌成立,围绕“网络文学”和“影视IP”主题,引进文学界、影视界大咖来盐推广交流优秀作品,至今已举办5期“剧有料”活动。今年已有30余部影视剧以东大门为主要取景地完成拍摄,累计取景拍摄近百部。
江苏网络文学IP孵化中心在我区揭牌
“剧有料”大咖分享活动
有开放包容、融合创新的发展环境,有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现代产业体系,有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市功能配套,有优质的网络文学影视孵化基地,有掀起创意风暴的“剧有料”创作计划,有爆款频出、接续拍摄的影视剧作品……一系列资源优势叠加,助力我区打造成为网文业界的青睐之城。